述职报告网>党支部>村书记>市广播局驻村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市广播局驻村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时间:2022-05-08 16:48:55 村书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市广播局驻村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最近,中央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在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第一书记”工作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对“第一书记”工作进一步提高标准、从严管理并不断引向深入,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刚才,省、市、县选派的“第一书记”和莘县县委组织部分别做了典型发言,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听了以后,很受教育,很受启发。会上,还印发了书面交流材料及省、市选派的“第一书记”工作台账,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结合工作实际,促进共同提高。下面,我的述职报告如下:

市广播局驻村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一、“第一书记”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发挥了引爆农村跨越发展的“雷管”作用

  去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部署,省直单位先后选派两批“第一书记”到我市冠县、莘县、阳谷、东阿的贫困村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活动;市委从市直81个单位选派“第一书记”,并发挥团队作用,由县级干部带队,组成3人驻村工作组,在城乡党组织中开展“双联共建”活动;各县(市区)、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也扎实开展了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今年以来,进一步扩大了“第一书记”工作覆盖面,目前全市共有省、市、县、乡选派的“第一书记”4023人,其中省直单位选派65人,市直单位选派81人,县(市区)选派1413人,乡镇(街道)选派2464人。广大“第一书记”和工作组驻村后,认真履行党建职责,破解发展难题,服务人民群众,用实际行动塑造了“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的良好形象,打响了“第一书记”和“双联共建”的党建品牌。

  (一)“第一书记”工作激发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正能量”,开创了加快农村发展的新局面。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完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党的百岁生日献礼,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选派“第一书记”开展“双联共建”,充分发挥各级机关部门和单位在资金、项目、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探索,是推动农村发展实现第二次飞跃、加快聊城跨越赶超的重大机遇。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一是帮助联建村理清了发展思路。各级“第一书记”到任后,认真开展走访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多方听取意见,逐村研究制定与县乡发展总体布局相衔接、与村里发展实际相符合的帮扶规划。这些规划通过村里的党员大会、村民会议表决通过,对三年整体帮扶工作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办了一批实事好事。省、市“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积极统筹各方资源,累计争取各类资金5.3亿元用于联建村道路维修、水渠清理、自来水铺设、电力设施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了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趟出了富民强村新路子。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成立农民合作社、开展农村土地集中清理、开发盘活各种资源等措施,积极探索增加集体收入、帮助村民致富的好路子、好办法。各级“第一书记”共引进致富项目1320个,新增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600多万元。

  (二)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强服务、促和谐,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党建扶贫的重中之重来抓,与乡镇党委相结合,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培养后备干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帮助新建、扩建和修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同时,深入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传授农业技术,讲解经营知识,开展健康服务,累计投入1200余万元帮助村里修建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健身广场,有的还帮助组建了秧歌队、锣鼓队,广泛开展有农村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村风民风焕然一新。

  (三)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模范遵守驻村工作纪律,在实践中锤炼了党性、锻炼了干部。各级“第一书记”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下基层、接地气,说农家话、干田间活、为村办实事,提高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经过在农村基层一线的实践锻炼,“第一书记”学到了在机关学不到的知识,增长了本领,思想境界、素质能力、工作作风都有了明显提升。过去不少年轻的“第一书记”没有农村工作经历,不会做群众工作,现在讲起村里的工作有板有眼,充满了对群众的感情。相信这段经历,会成为每位“第一书记”及包村干部人生的宝贵财富。驻村期间,广大“第一书记”以严明的纪律约束自己,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好形象。大家严格遵守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各项规定,严格遵守驻村纪律,宁愿自己受苦也不给基层添麻烦。广大“第一书记”以坚强的党性、扎实的工作、过硬的作风,展示了各级机关干部的良好风采,赢得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省直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派出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到帮扶村开展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问题,65名省直“第一书记”抛家舍业、吃住在村,跑项目,拉资金,调产业,促增收,为联建村发展建设注入了大量的心血,也为各级“第一书记”树立了榜样。刚才省委统战部、省卫生厅选派的“第一书记”作了代表发言。今年我到东阿县调研“第一书记”工作时看到,省委统战部选派的“第一书记”帮包东阿县刘集镇坡里村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办成了许多实事好事,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拥护,第一批“第一书记”离任时,群众自发组织送行,很多群众留下了热泪,场面非常感人。其他很多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群众打心眼里感激,因为时间关系不再一一列举。更有一批同志,一年的帮扶期结束后,主动要求留任,继续为村里群众服务,令人十分感动。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也向驻聊城省直“第一书记”和派出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把握第二年度阶段特点,围绕重点突出工作实效

  省委提出,基层组织建设年一抓三年,今年是第二年,能否把第一年的成果巩固好、发展好,为顺利完成三年任务打下决定意义的基础,非常重要,非常关键。各级“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要围绕“吃透村情民意、制定发展规划、协调政策落地、趟出发展路子、建强村级班子、建立管用制度”的工作职责,认真把握阶段特点,坚持因村制宜,突出工作重点,力求工作实效。

  (一)把握阶段特征,抓好着力点。总的来看,“第一书记”帮扶工作第二年与第一年相比,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既密不可分,同时又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第二年既是第一年的接力,更是第一年的巩固、深化、提升。与第一年相比,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有利方面看:一是理解支持多了。经过第一年卓有成效的工作,各级各方面从不认识、不了解甚至怀疑观望,到逐步了解、积极参与,县、乡特别是群众对“第一书记”工作形成了高度共识。二是工作环境好了。现在很多村的路修了、灯亮了、水通了,村级活动场所和文化大院建起来了,村容村貌、生产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三是经验办法多了。各级各单位和广大“第一书记”在抓党建促脱贫上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办法,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为深入推进“第一书记”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示范。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比如,群众的期待更多、要求更高了,村里的基本问题解决后,群众就会更加盼增收、盼致富、盼提高生活质量。比如,第一年重在摸实情、定规划、办实事、赢民心,第二年要解决好班子建设、找出脱贫致富路子等深层次问题,有些还涉及到具体利益、历史矛盾,抓起来难度一点也不小。所以说,帮包工作到了打关键仗、啃硬骨头的时候,这副重担,历史地落到了大家身上。大家要在上一年度确立的总体帮扶规划的基础上,坚持一个规划做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根据总体规划和村里的新情况、群众的新要求,制定好年度计划,确保整个帮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向前推进。要敢于破题,针对帮扶村的实际,适当介入,配合乡镇党委做好班子整顿、村级集体土地清理等工作,推动帮扶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坚持因村制宜,抓好结合点。“第一书记”帮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解决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的问题,切实增强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能力。当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也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比如,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各类合作组织大量涌现,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明显,农民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等等,这为增加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能力提供了多种渠道和选择。要坚持因村制宜,本着投入少、见效快、效果好、可持续的原则,选好结合点和工作切入点。去年,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市里拿出专项资金3700多万元,补贴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各县(市区)和有关乡镇及驻村干部也积极筹措资金,全市累计投入1.2亿多元,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修缮。预计到7月底,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即可实现全覆盖,提前完成省委提出的目标任务。

  在促进村集体增收方面,我市的整体基础较差,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截至目前,全市村集体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2506个,占43.3%,比上年增加1705个;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1809个,占31.3%,比上年度下降39.4个百分点。只要我们思路对头、措施得当,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这项工作也有望提前完成省委确定的目标任务。我市通过开展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活动,规范土地承包监管,选准了村集体增收的路子,这一做法得到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下一步要继续巩固扩大农村集体土地集中清理成果,深挖综合效益,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同时既要强村,更要富民,要整合多方面资源和力量,把促进农民增收、带领群众致富作为重中之重,立足村里实际,找准发展路子,培植壮大特色产业,引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致富步伐。

  (三)坚持超前谋划,抓好关键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驻村工作总体上安排三年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要利用有限的时间,集中力量,抓住重点和关键,那就是选好村支部书记、建好村级班子,为富民强村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各单位在引导“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加大投钱投物、上项目的同时,要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建好班子、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上来。明年上半年就要进行村“两委”换届,各县(市区)和各级“第一书记”要提前着手,超前谋划,围绕选拔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把各项工作往前赶,做好做足准备工作,确保村“两委”换届质量。要对现有村班子成员进行认真分析,谁能胜任工作、谁有发展潜力、谁换届时可能落选,都要心中有数。对现任支部书记能够胜任工作的,要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当好后盾、勇于推出,帮助支部书记开阔眼界,接触新理念、新事物,进一步提高致富带富、治村管村的能力,真正成为村里的“主心骨”、“当家人”。对现班子没有合适人选的,要及早物色有生力量,给他们搭台阶、交任务、压担子,在群众中逐步树立威信,为将来当选创造条件。对于村级组织活动不经常不规范的,要把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党内活动紧紧抓在手上,组织开展党员评先树优、设岗定责、志愿服务、公开承诺等活动,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搭建载体平台。同时,要注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为村级组织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为富民强村储备后备人才。

  三、加强督导服务,凝聚“第一书记”工作强大合力

  担任“第一书记”,既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第一书记”和“双联共建”工作组代表单位到村里开展帮扶工作,既靠个人努力,更要靠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派出单位和县、乡党委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市直单位对帮包工作很重视,都在用心用力地抓,但也有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单位负责同志简单地认为把干部选出来、派下去,就完成了帮包任务,支持和保障的措施没有跟上;有的对帮扶工作研究得不够,对存在的问题还解决得不够得力。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要约谈其主要负责同志,帮助分析问题、想想办法,拿出针对性强的改进措施。各帮扶单位都要合理确定帮助支持的工作重点,进一步细化措施,强化责任,努力形成推动“第一书记”工作的强大合力。

  (一)要改进作风。改进作风是一个老话题,但现在提这个问题,对贯彻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对各级各部门单位和广大“第一书记”,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在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工作落实上,各级“第一书记”要争当先锋,为村级班子树立榜样。农村基层工作最具体,农民群众最讲实际。大家到村里工作,面对人民群众,要甘当小学生,学会讲土话,切实把调研变成熟悉村情民意、沟通思想、加深感情的过程,变成拜群众为师、向群众请教、谋划思路的过程。工作中,大家既要帮着拿主意,更要一件一件抓落实,来不得半点虚的假的。刚才检察院“第一书记”傅伦同志讲到吃住在村,协调帮助村里的困难户修房子、办丧事,就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拥护。

  (二)要改进服务。做好“第一书记”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和各有关部门综合协调,配套联动。

  一是派出单位要当好后盾。要准确把握第二年帮包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新变化,根据三年总体规划,科学确定今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切实当好帮扶工作的指挥部、协调部和保障部。要克服畏难发愁情绪,善于挖掘潜力、放大优势、用好优势,同时还要看到,知识、信息、技术、经验等“软实力”、“软资源”,有时对帮扶村的作用更大,尤其是在第一年度“第一书记”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先进的理念、技术可能会发挥倍数效应。派出单位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关心“第一书记”的工作和生活,亲自到帮包村调研指导,经常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严格落实工作经费和生活补贴,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要特别注意“第一书记”的安全问题,对包村干部的用车问题,尽量由单位派车接送,一般不要自驾车,特别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一定不要自驾车出行。

  二是组织部门要加强关心指导。广大“第一书记”工作在第一线,有时在工作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各级组织部门和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办公室要当好“第一书记之家”,与他们勤沟通、多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要把“第一书记”工作情况与干部使用挂钩,表现特别优秀的,优先提拔重用。要进一步严格管理,加强业务指导。要严格工作纪律,确保驻村工作时间。“双联共建”工作组每周要拿出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与村干部、党员群众面对面研究工作,每月至少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一次不同形式的集中学习教育或有关活动;“第一书记”每周必须至少抽出一天时间与村干部集中办公,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市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办公室及各督导组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工作台账管理和“第一书记”述职,加大情况调度、明查暗访和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市委各督导组、各县(市区)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召开包村工作经验交流会,启发思路,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三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搞好管理服务。县、乡党委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提供必要支持,搞好日常服务,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适当倾斜,积极支持和配合“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省委明确要求,各级对“第一书记”争取的政策资金不截留、不挪用,保证足额到位。要千方百计帮助“第一书记”做好协调政策项目资金落地的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明确专人抓落实;对于各级“第一书记”招引的项目,要靠上搞好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尽快落地。现在发现,极个别地方把驻村工作组仅仅作为向上级要投资的渠道,这是决不允许的。同时,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今年中央、省委、市委1号文件在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出台了不少含金量很高的新政策,各有关部门要细化目标措施,逐条抓好落实,进一步拓展支持“第一书记”工作的政策空间。县、乡有关部门要紧紧抓住机遇,在前期做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一些好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一条使农村由贫穷到富裕、从落后到先进的成功路子,推动贫困村尽快实现转化升级,为我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基础。

  (三)要改进宣传。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在聊城日报、聊城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专栏,开展聚焦“第一书记” 、巡礼“双联共建”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下一步,要围绕第二年度阶段特点,深入挖掘各层次“第一书记”及包村工作的先进典型,深刻总结服务村级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弘扬先进、鞭策落后、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支持“第一书记”的浓厚氛围。广大“第一书记”直接面对群众,也是宣传贯彻十八大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自身占有资源广、文化素质高、宣讲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向农村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宣传上级有关政策和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

  当前,“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攻坚战在聊城大地全面打响,“第一书记”工作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要求,进一步扎实推进“第一书记”工作,努力开创新的工作局面,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